
服务热线 13823541376
深圳市谷易电子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13823541376
联系人:兰小姐
邮箱:sales@goodesocket.com
主营产品:定制测试座、老化测试座、弹片微针模组、memory测试座、测试夹具、BGA老化测试、QFN老化测试、Flash闪存测试、编程烧录座
发表时间:2025-10-15 09:39:02浏览量:434【小中大】
CMOS 图形传感器(CMOS Image Sensor,CIS)的核心是通过像素阵列实现光电转换,并集成信号处理电路完成 “光信号 - 电信号 - 数字图像” 的转化,关键流程分为四步:
光电转换阶段
芯片核心为百万级 / 亿级像素单元阵列(如 4800 万像素传感器含 4800 万个像素单元),每个单元由 “光电二极管(PD)+ 传输晶体管” 组成:当光线照射到光电二极管时,光子激发产生光生载流子(电子 - 空穴对),载流子被 PD 内部电场收集,形成与光强成正比的电荷信号(光强越强,电荷积累越多)。
信号读出阶段
采用两种主流读出方式:
Rolling Shutter(滚动快门):按行依次开启像素单元的传输晶体管,逐行将电荷信号转移至列读出电路,成本低但快速移动物体易产生 “果冻效应”;
Global Shutter(全局快门):所有像素单元同时收集电荷,再一次性转移至读出电路,无果冻效应,适配高速运动场景(如汽车自动驾驶、工业视觉)。
信号处理阶段
列读出电路先将电荷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,经 “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(CDS,相关双采样)” 抑制暗电流噪声(降低固定模式噪声 FPN);随后通过片上 ADC(模数转换器)将模拟电压信号转为数字信号,再经白平衡、色彩校正、降噪等数字信号处理(ISP)模块优化,输出标准图像数据(如 RAW、YUV 格式)。
控制与输出阶段
内置时序控制器(Timing Generator)生成像素曝光、读出、ADC 转换的同步信号,确保各模块协同工作;最终通过 MIPI-CSI2、LVDS 等高速接口,将数字图像数据传输至处理器(如手机 SoC、工业 FPGA)。
CMOS 图形传感器因 “高集成度、低功耗、小型化” 特性,广泛应用于需图像采集与识别的领域,不同场景对传感器性能要求差异显著:
消费电子领域:
智能手机前后置摄像头(如 1 亿像素 CIS,需高分辨率、大光圈适配人像 / 夜景拍摄)、平板电脑摄像头(800 万像素,低功耗设计)、运动相机(需防水 + 防抖,支持 4K 视频录制);
汽车电子领域:
自动驾驶环视摄像头(需 120dB 以上高动态范围 HDR,避免强光 / 阴影下过曝)、倒车影像摄像头(-40℃~105℃宽温工作,耐振动)、DMS 驾驶员监控摄像头(红外 CIS,夜间精准识别人脸);
工业领域:
机器视觉检测(如半导体晶圆缺陷检测,需 2000 万像素以上高分辨率 + 全局快门,适配高速流水线)、物流扫码枪(低照度敏感,0.1lux 环境下仍可识别条码);
医疗与安防领域:
医疗内窥镜(微型 CIS,直径≤3mm,高色彩还原度,辅助微创手术)、安防监控摄像头(星光级 CIS,0.001lux 超低照度,夜间清晰成像)、生物识别(指纹 / 虹膜识别 CIS,高信噪比,避免误识别)。
CMOS 图形传感器的封装需兼顾 “透光性、小型化、高速信号传输”,主流封装形式及 pin 脚规格如下,其中 “pin 脚” 主要包含电源、信号、控制、接地四类引脚:
封装类型 |
典型 pin 脚数量 |
关键引脚功能 |
封装特点 |
典型应用场景 |
CSP(芯片级封装) |
16~64pin |
MIPI-CSI2 信号脚(4 对差分线)、电源脚(AVDD/DVDD)、时钟脚(MCLK)、复位脚(RST) |
无外壳,直接裸露感光区域,体积最小(如 1/1.7 英寸传感器封装尺寸 8mm×8mm),透光性好 |
智能手机前置摄像头、微型内窥镜 |
LGA(焊盘网格阵列) |
48~128pin |
LVDS 高速信号脚(8 对差分线)、I2C 控制脚、曝光控制脚(EXP)、温度检测脚(TEMP) |
底部设金属焊盘,无引脚,散热性优,适配高分辨率传感器 |
工业机器视觉摄像头 |
BGA(球栅阵列) |
120~256pin |
MIPI-CSI2×2 通道(8 对差分线)、全局快门控制脚(GS_EN)、HDR 模式脚(HDR_EN)、接地脚(GND) |
高引脚密度,支持多通道高速信号传输,抗电磁干扰强 |
高端智能手机主摄(1 亿像素)、汽车环视摄像头 |
陶瓷封装(Ceramic) |
64~192pin |
抗辐射设计引脚、高压电源脚(适用于医疗设备)、屏蔽接地脚 |
耐高温(-55℃~150℃)、抗腐蚀,适配极端环境 |
航空航天相机、医疗 X 光探测器 |
注:pin 脚数量随功能复杂度增加而增多,如支持 HDR + 全局快门的汽车 CIS,pin 脚数通常≥120pin;高速信号脚(如 MIPI)需差分配对设计,避免信号串扰。
CMOS 图形传感器测试需覆盖 “光学性能、电气性能、可靠性、封装完整性” 四大维度,核心测试体系如下:
光学性能测试(核心指标)
分辨率:传感器分辨细节的能力,用 “有效像素数”(如 4800 万有效像素)和 “调制传递函数(MTF)” 衡量(MTF≥0.5@1000lp/mm 为合格);
动态范围(HDR):同时呈现高光与阴影细节的能力,车规级 CIS 要求≥120dB,消费级≥80dB;
信噪比(SNR):信号与噪声的比值,低照度下 SNR≥40dB(避免图像噪点过多);
色彩还原度:还原真实色彩的精度,用 “色彩误差 ΔE” 衡量(ΔE≤3 为优,人眼无法分辨差异);
低照度灵敏度:弱光环境下的成像能力,星光级 CIS 要求 0.001lux 照度下仍可输出清晰图像;
快门特性:全局快门的 “曝光均匀性”(全画面曝光差异≤5%)、滚动快门的 “果冻效应偏移量”(≤1 像素)。
电气性能测试
电源电流:工作电流(如 100mA@30fps)、待机电流(≤10μA,降低功耗);
高速信号完整性:MIPI-CSI2/LVDS 接口的眼图测试(眼高≥200mV,眼宽≥50% UI,避免信号失真);
暗电流:无光照时像素单元的漏电流(≤10nA/cm²,避免暗画面出现亮斑);
时序精度:曝光时间、帧速率的偏差(如 30fps 帧速率偏差≤1%)。
可靠性测试
高低温循环:-40℃~85℃/105℃循环 1000 次(车规 105℃,工业 85℃),测试后光学性能衰减≤10%;
湿热测试:40℃、90% RH 环境放置 1000 小时,无封装开裂、光学性能下降;
光老化测试:连续 1000 小时强光照射(10000lux),感光区域无衰减、色彩偏移≤ΔE=2;
机械振动:10Hz~2000Hz 振动(加速度 10g),模拟运输 / 安装过程,无引脚脱落、信号中断。
封装完整性测试
焊盘接触电阻:引脚与焊盘的导通电阻(≤50mΩ,确保信号传输);
封装密封性:氦质谱检漏(漏率≤1×10⁻⁸ atm・cm³/s,防潮气侵入感光区域);
透光窗口完整性:窗口玻璃与封装的粘接强度(剪切力≥5N,避免脱落)。
光学性能测试
分辨率 / MTF:在暗室中,将 ISO 12233 分辨率测试卡置于传感器正前方(距离按焦距设定),采集图像后用专业软件(如 Imatest)分析 MTF 曲线,读取 1000lp/mm 处的 MTF 值;
动态范围:使用 “阶梯灰阶测试卡”(如 20 级灰阶),分别采集高光、阴影区域的灰度值,通过公式 DR=20log₁₀(最大灰度值 / 最小灰度值) 计算动态范围;
低照度灵敏度:在暗室中调节光源照度(从 1000lux 降至 0.001lux),每档照度下采集图像,分析 SNR 值,记录 SNR=40dB 时的最低照度;
色彩还原度:拍摄标准 24 色卡(如 X-Rite ColorChecker),用软件计算每个色块的 ΔE 值,取最大值判断是否合格。
电气性能测试
电源电流:用高精度电源分析仪(如 Keysight N6705B)给传感器供电,设置不同工作模式(预览 / 录像),读取电流值;
高速信号眼图:用示波器(如 Tektronix DPO70000)连接 MIPI-CSI2 接口,采集差分信号,生成眼图,测量眼高、眼宽;
暗电流:将传感器置于暗箱(照度≤0.0001lux),施加工作电压,用微电流计测量像素阵列的总漏电流。
可靠性与封装测试
高低温循环:将传感器安装在测试座上,放入高低温箱(如 ESPEC SH-241),设置 - 40℃(停留 30min)→105℃(停留 30min)为 1 循环,完成 1000 次后复测光学性能;
焊盘接触电阻:用微欧姆计(如 Keithley 2450)连接测试座探针与传感器 pin 脚,施加 100mA 电流,读取电阻值;
密封性测试:用氦质谱检漏仪(如 Pfeiffer ASM 310)将传感器密封后充入氦气,检测泄漏氦气浓度,换算漏率。
测试环境控制
暗室:光学测试需在遮光暗室中进行,背景照度≤0.0001lux,避免环境光干扰;
防静电:全程保持 ESD 防护(静电电压≤50V),传感器感光区域为静电敏感区,需专用防静电夹具;
温度校准:测试前用标准色温灯(5500K)校准光源,确保色彩测试基准一致。
标准体系 |
核心规范编号 / 名称 |
关键要求 |
适用测试项目 |
JEDEC(美国) |
JESD22-A104(温度循环) |
车规 CIS:-40℃~105℃循环 1000 次,光学性能衰减≤10%;工业级:-40℃~85℃循环 500 次 |
高低温可靠性 |
JEDEC |
JESD22-A101(高温存储) |
125℃下存储 1000 小时,暗电流变化≤20%,无封装开裂 |
高温可靠性 |
ISO(国际) |
ISO 12233(分辨率测试) |
用分辨率测试卡测量 MTF,中心区域 MTF≥0.5@1000lp/mm,边缘≥0.3@800lp/mm |
光学分辨率 |
ISO |
ISO 15739(色彩还原) |
色彩误差 ΔE≤3,白平衡偏差≤500K |
色彩性能 |
AEC(车规) |
AEC-Q100 Grade 2 |
工作温度 - 40℃~105℃,HTOL 测试 125℃/1000 小时,动态范围保持≥110dB |
汽车电子 CIS 可靠性 |
IEC(医疗) |
IEC 60601-1(医疗设备) |
生物相容性(封装材料无毒)、抗电磁干扰(EMI≤30dB),暗电流≤5nA/cm² |
医疗用 CIS 安全性与可靠性 |
GB(中国) |
GB/T 15865-2018 |
等同 ISO 12233,分辨率测试需包含中心与边缘区域,MTF 合格标准一致 |
国内消费电子 CIS 光学性能 |
CMOS 图形传感器测试的核心痛点是 “感光区域需透光、高速信号易串扰、宽温测试接触不可靠、多引脚同步检测难”,谷易电子测试座通过针对性设计解决这些痛点,关键作用体现在五大维度:
透光性与感光区域保护
测试座顶部设 “高透光石英玻璃窗口”(透光率≥99%,波长 400~700nm 可见光无衰减),确保光学测试时光线精准入射感光区域,无光线遮挡或折射导致的测试偏差;
窗口边缘采用软胶密封(材质为耐老化硅橡胶),避免灰尘、水汽接触感光区域,同时防止测试时刮伤传感器表面(划伤会导致暗电流增大)。
高速信号完整性优化
针对 MIPI-CSI2/LVDS 高速接口,采用 “差分信号阻抗匹配设计”(阻抗 50Ω±1Ω),座体内部信号路径长度≤2mm,寄生电感≤1nH、寄生电容≤0.2pF,避免高速信号传输时的反射与串扰,眼图测试眼高提升至 250mV(行业平均 200mV),信号误码率降至 1×10⁻¹² 以下;
电源与信号引脚分区域布线,独立接地(GND)引脚设计,抑制电源噪声耦合到信号链路,暗电流测试误差从 ±2nA 降至 ±0.5nA。
宽温耐受与可靠性测试适配
座体采用耐高温 LCP 工程塑料(耐温 - 55℃~150℃),探针选用耐温铍铜材质(表面镀金厚度≥5μm),可随传感器一同放入高低温箱,满足 - 40℃~105℃车规级温度循环测试,长期测试无探针氧化(接触电阻稳定≤10mΩ)、座体变形;
底部设散热金属垫,与传感器封装散热焊盘紧密贴合,散热效率提升 35%,避免高帧率测试(如 60fps)时传感器温升导致的暗电流增大(温升控制在 5℃以内)。
高精度接触与多工位测试
采用 “弹性探针阵列” 设计,探针直径最小 0.1mm,定位精度 ±0.01mm,适配 CSP(16pin)~BGA(256pin)全系列封装,每个 pin 脚独立接触,无连锡导致的短路误判;
支持 16~32 路并行测试(可定制 64 路),集成 ATE 自动测试系统接口(GPIB/LAN),可同步采集光学参数(MTF、SNR)与电气参数(电流、眼图),测试效率较传统单工位提升 16 倍,单颗传感器测试时间从 5 分钟缩短至 20 秒。
灵活适配操作便捷性
采用 “快拆式探针模组”,更换不同封装型号(如 CSP 转 BGA)时无需更换整个测试座,仅需更换探针模组(耗时≤3 分钟),适配成本降低 70%;
集成 “真空吸附定位” 功能,传感器自动对准感光窗口中心(偏差≤0.02mm),拆装无需工具,避免人工操作导致的位置偏移(偏移会使边缘 MTF 测试误差增大)。
随着 CMOS 图形传感器向 “高像素(如 2 亿像素)、高帧率(如 480fps)、全域快门、近红外兼容” 演进,测试面临两大挑战:一是高像素传感器的 MTF 测试需更高精度的分辨率卡(如 ISO 12233 Type E),二是全域快门的曝光均匀性测试需更精准的时序控制。对此,谷易电子正研发 “智能光学校准测试座”—— 集成标准光源校准模块(实时修正光照强度偏差)与时序同步控制器(曝光误差≤1ns),同时支持近红外(940nm)与可见光双波段测试,为下一代 CMOS 图形传感器的量产测试提供技术支撑。
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