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服务热线 13823541376
深圳市谷易电子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13823541376
联系人:兰小姐
邮箱:sales@goodesocket.com
主营产品:定制测试座、老化测试座、弹片微针模组、memory测试座、测试夹具、BGA老化测试、QFN老化测试、Flash闪存测试、编程烧录座
发表时间:2025-08-11 09:47:02浏览量:177【小中大】
在半导体量产环节中,ATE(自动测试设备)芯片测试座作为连接芯片与测试系统的 "神经接口",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良率判定的准确性和测试效率。在自动化测试流程中,ATE自动化芯片测试座承担着三大核心功能:首先是精准信号传输,需在高频、大电流等极端条件下保持信号完整性,例如支持 20GHz 以上带宽和单针 1A 的电流传输能力,确保测试数据的真实性;其次是机械适配与保护,通过精密结构设计实现芯片的无损对接,弹簧探针 20-30g 的黄金弹力设计既保证接触可靠,又避免焊盘损伤;最后是环境适应性,在 - 55℃至 175℃的宽温域内保持稳定性能,满足汽车电子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严苛测试需求。
在具体应用场景中,谷易ATE自动化测试座的价值体现在四个维度:
全封装兼容测试:通过模块化设计适配 BGA、QFN、LGA、QFP、LCC、DFN、LGA等主流封装类型,覆盖 0.4mm-1.27mm 间距的芯片规格,实现从研发验证到量产测试的全流程覆盖。
自动化产线集成:支持机械臂自动上下料,配合翻盖旋扭结构实现每秒 3 次的高速测试切换,设备利用率提升 40%。
极端环境验证:在三温测试(-55℃~175℃)中保持稳定接触,满足汽车级芯片的可靠性测试标准。
高频高速测试:采用低损耗材料和优化的信号路径设计,射频模块/芯片测试座可支持 15GHz 以上频率,插损控制在 - 1dB 以
内。二、适配 ATE 自动化测试的结构设计要素
ATE 测试座的结构设计需平衡电气性能、机械可靠性和自动化兼容性三大核心需求,关键设计特征包括:
1. 接触系统优化
主流方案采用弹簧探针(Pogo Pin)结构,其铍铜材质配合镀金 / 铑涂层实现 50mΩ 以下的接触电阻,单点寿命可达 30 万次以上。针对高频场景,射频芯片/模块测试座会集成 SMA/TNC 等同轴连接器,通过缩短信号路径减少传输损耗,满足 18GHz 以上的测试需求。对于高密度引脚芯片,三阶定位系统(精密导柱 + 浮动探针 + 真空吸附)可实现 ±5μm 的对位精度,解决 0.25mm 细间距封装的接触难题。
2. 机械结构创新
压力均衡设计:旋压式结构通过旋转加压实现芯片均匀受力,相比传统直压式测试夹具减少 70% 的应力集中,有效防止芯片移位或虚接。
快速更换机制:模块化探针测试座设计支持 10 分钟内完成规格切换,可更换探针结构将维护成本降低 60% 以上。
自动化适配:集成定位销和防呆设计,配合机械手放取芯片的导向孔结构,实现 ±0.1mm 的重复定位精度。
3. 材料科学应用
芯片测试座主体采用 PEEK 陶瓷、Torlon 4203 等高性能材料,这些材料具有 0.002 的低介电损耗和匹配的热膨胀系数(CTE),在高低温循环中保持结构稳定。座头部分选用铝、铜等金属材料兼顾导电性和散热需求,绝缘部件则采用 PPS、PEI 等耐高温聚合物,确保在 175℃环境下的绝缘阻抗≥10GΩ。
4. 散热与多站点设计
针对高功耗芯片测试,集成热管式散热模组的测试座可将热阻降低至 0.5℃/W,较传统风冷方案效率提升 3 倍。多站点并行测试结构(如 8 颗芯片同步测试)能显著提升吞吐量,配合 PID 温控模块可在 150℃下持续运行,满足大规模量产测试的效率要求。
不同芯片封装类型对测试座结构有差异化要求,形成了清晰的 "封装 - 结构" 适配矩阵:
BGA/LGA 封装:采用球栅阵列探针布局,配合真空吸附定位,确保焊点与探针的精准对位,推荐使用 Ceramic PEEK 基座增强温度稳定性。
QFN/DFN 封装:选用双头探针设计缩短信号路径,通过侧边定位销实现无引脚封装的精准定位,接触电阻可控制在 100mΩ 以下。
QFP/SOP 封装:采用弹片夹型结构适应外凸引脚特点,单片双触点设计提升接触可靠性,适合 1.27mm 间距的中低密度引脚测试。
射频芯片:需集成专用同轴连接器(如 SMA/TNC),通过独立屏蔽设计减少信号串扰,满足 5G 芯片的毫米波测试需求。
未来随着 3D 堆叠、Chiplet 等先进封装技术的普及,ATE 测试座将面临多 die 协同测试、异质集成等新挑战,这要求ATE自动化测试座在保持微米级精度的同时,实现更复杂的信号切换与电源管理功能,成为半导体测试装备国产化的关键突破口。
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